科技处新

关于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申报工作的通知

2019年02月27日 11:03  点击:[]

各部门、单位、学院、附属医院:

接教育部通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根据《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教社科20091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实施办法》(简称《成果奖实施办法》,见附件),启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受理成果范围和奖项设置

(一)受理成果范围

根据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9),参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84月)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的学科分类,借鉴历届评奖经验做法,适应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需要,本届评奖的受理成果范围包括1马克思主义理论;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思想政治教育;4哲学;5宗教学;6语言学;7中国文学;8外国文学;9艺术学;10历史学;11考古学;12经济学;13政治学;14法学;15社会学;16人口学;17民族学与文化学;18新闻学与传播学;19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20教育学;21体育学;22统计学;23心理学;24管理学;25港澳台问题研究;26国际问题研究;27交叉学科。

(二)奖项设置和名额

本届评奖的奖项分为著作论文奖、咨询服务报告奖、普及读物奖和青年成果奖(简称青年奖)。普及读物奖和青年奖不分等级,其他奖项分设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

奖励名额总计1500项左右。各学科的奖励名额,结合国家战略和学科发展需要,依据该学科申报数占所有学科申报总数的比例进行分配。按照确保质量的要求,允许各学科各个等级的奖项有空缺。

二、申报资格与要求

本届评奖参评成果范围是20141120171231日期间的下列成果:1著作(含专著、编著、译著、工具书、古籍整理等);2论文;3咨询服务报告;4普及读物。具体申报资格与要求,详见《成果奖实施办法》第十条的有关规定。

、申报办法和申报程序

教育部社科司主页(www.moe.edu.cn/s78/A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申报系统(以下简称申报系统)申报者可访问申报系统下载《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申报评审表》(以下简称《申报评审表》),按填表要求填写、打印《申报评审表》,并将电子版和纸质版提交给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申报评审表》启用2019年新版本,以前版本无效。

、纸质申报材料

(一)纸质申报材料包括:《申报一览表》《申报评审表》、申报成果及相关证明材料。

(二)各类材料的装订报送要求

1《申报评审表》

著作类、论文类成果《申报评审表》一式6份(至少1份原件);咨询服务报告类、普及读物类成果《申报评审表》一式10份(至少1份原件),统一用A4纸双面打印。

2申报成果

著作类、咨询服务报告类、普及读物类成果一式3份,须在封面右上角用不干胶加贴标签,标明申报单位、申报者和所申报的学科范围。

论文类成果一式6份(可用复印件),包含刊物封面、目录和版权页,分别附在《申报评审表》后统一装订。

3相关证明材料

申报成果的相关证明材料与《申报评审表》份数一致,统一装订在《申报评审表》后;论文类成果按《申报评审表》、成果、证明材料的顺序装订。

4《申报一览表》

经审核盖章的《申报一览表》1份。《申报一览表》务必仔细审核,应与《申报评审表》和申报成果信息一致、准确无误。

(三)评奖结束后,无论申报成果是否获奖,所有申报材料一律不再退还。

、申报材料报送时间、地点

申报材料的截止时间为2019310日,过期不再受理

申报材料报送地址:科技处408

联系人:黄河

联系电话:13975869088

电子邮箱1076403958@qq.com

附件: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 学)实施办法

       

湖南中医药大学科技处

2019227

上一条:关于开展2019年第一批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结题工作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组织推选201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

关闭

版权所有:湖南中医药大学科技处
技术支持:西安恒远翼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