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门、单位、学院、附属医院:
现将2020年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公开招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专项任务及需求
(一)任务1:面向临床的25个中医优势病种古籍文献挖掘出版
1.任务经费:共计446.75万元,每个病种预算标准17.87万元。
2.完成期限:正式立项后2年内完成。
3.任务内容:以25个中医优势病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中医药古籍文献专家与重点病种临床专家双牵头的工作机制,对历代相关古籍文献从源到流进行理、法、方、药的梳理和挖掘,出版相应临床专病专题系列著作,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指导。
4.特定资格条件:
(1)由各中医药高等院校,省级及以上中医药科研院所或中医医院牵头,联合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申报(痫证、癫狂、腹痛、黄疸等4个病种的联合申报单位可放宽至三甲医院相应专科);
(2)牵头单位必须有专门中医药古籍文献研究机构,拥有人员稳定、结构合理的古籍研究团队;
(3)牵头单位的中医文献研究机构必须具备古籍文献专题挖掘的工作基础;
(4)任务第一负责人由具有高级职称,具备较高的古籍专题挖掘研究与项目组织协调管理能力的中医文献研究专家担任;第二负责人可由相关病种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临床专家担任;
(5)每个牵头单位最多可报5个病种,多报将导致其单位失去申报资格。以下为病种目录:感冒、咳嗽、心悸、胸痹、不寐、头痛、眩晕、胃痛、泄泻、便秘、消渴、水肿、淋证、哮喘、中风、腹痛、黄疸、痹症、郁证、虚劳、痿证、痫证、癫狂、血证、痰饮。
(二)任务2、中医药古籍文献整理出版(首批25种)
1.任务经费:共计251.25万元,每种古籍预算标准10.05万元。
2.完成期限:正式立项后2年内完成。
3.任务内容:对已确定的25种中医药古籍点校、整理、研究、出版;整理出版工作应兼顾古籍学术价值和版本价值考证,并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
4.特定资格条件:
(1)投标单位必须为中医药高等院校,省级及以上中医药科研院所或中医医院;
(2)申报单位必须有专门中医药古籍文献研究机构,拥有人员稳定、结构合理的古籍研究团队;
(3)申报单位的中医文献研究机构必须具备中医药古籍整理校注相关工作基础;
(4)任务负责人由具有高级职称,具备丰富的古籍校注整理工作经验和较好的项目组织管理能力的中医文献研究专家担任;
(5)每个单位最多可报5种古籍,多报将导致其单位失去申报资格。以下为古籍目录:
序号
|
书名
|
著者
|
版本
|
1
|
扁鹊脉书难经六卷
|
(清)熊庆笏辑注
|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高桐熊氏抱经堂刻本
|
2
|
伤寒集验六卷
|
(明)陈文治编
|
明崇祯六年(1633)四川布政司刻本
|
3
|
伤寒论近言七卷
|
(清)何梦瑶撰
|
清乾隆六十年(1795)乐只堂刻本
|
4
|
伤寒论选注十卷卷首一卷
|
(清)臧应詹撰
|
庄湛然抄本
|
5
|
伤寒经集解九卷卷首一卷
|
(清)屠人杰集解
|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嘉善屠氏稽古堂刻本
|
6
|
仁寿堂药镜十卷
|
明·郑二阳辑
|
明刊仁寿堂本
|
7
|
经验济世良方十一卷
|
(明)陈仕贤编
|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沈宏刻本
|
8
|
新锲家传诸证虚实辨疑示儿仙方总论十卷
|
著者佚名
|
明万历乔山书舍刻本
|
9
|
四诊集成八卷
|
(清)吕绍之编
|
清道光二十年(1840)双遂堂刻本
|
10
|
四时病机十四卷
|
(清)邵登瀛编
|
清同治三年(1864)刻本
|
11
|
疫证治例五卷
|
(清)朱兰台撰
|
清光绪十八年(1892)易知堂刻本
|
12
|
温热朗照
|
清•缪遵义
|
清抄本,缪氏家藏抄本
|
13
|
治疫全书
|
清•熊立品
|
乾隆四十二年(1777)西昌熊氏家塾藏板
|
14
|
本草撮要十卷
|
(清)陈其瑞编
|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资生堂刻本
|
15
|
(袖珍)小儿方六卷
|
(明)徐用宣编
|
明建文二年(1400)刻本
|
16
|
普济应验良方八卷
|
(清)德轩氏编
|
清嘉庆五年(1800)容山三鳣堂刻本
|
17
|
儿科醒十二卷
|
(清)芝屿樵客撰
|
清嘉庆十八年(1813)刻本
|
18
|
外科启玄十二卷
|
(明)申拱宸撰
|
明万历留耕堂刻本
|
19
|
医贯辑要十二卷
|
(清)秦大任编
|
清嘉庆十六年(1811)金阊书业堂刻本
|
20
|
棲隐楼医话八卷
|
俞彬蔚辑
|
抄本
|
21
|
医学集要九卷
|
(清)朱凤台撰
|
清康熙七年(1668)刻本
|
22
|
医理发明八卷
|
(清)黄元吉编
|
清道光十三年(1833)刻本
|
23
|
医学统宗七卷
|
(明)何柬纂
|
明刊本
|
24
|
伤寒纪玄妙用集十卷
|
(元)尚从善编
|
清抄本
|
25
|
王九峰医案
|
(清)王之政(字献廷,号九峰)
|
清抄本
|
(三)任务3:15项中医药特色技术筛选评价和传承应用
1.任务经费:共计1157.25万元,每项特色技术预算标准77.15万元。
2.完成期限:正式立项后2年内完成。
3.任务内容:选择15项确有疗效的中医药特色技术进行整理总结,形成特色技术规范文本和操作视频;基于传承应用,开展特色技术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卫生经济学评价,为中医药特色技术相关支付政策提供科学证据。
4.特定资格条件:
(1)投标单位必须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二级甲等及以上民族医医院必须由一家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提供临床评价技术支持(每家基地建设单位提供临床评价技术支持的技术不超过2项)。
(2)申报单位可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并具备培训队伍和条件,具有与申报技术相应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专科;
(3)申报单位必须由所在地省级卫生健康或中医药主管部门推荐;
(4)所申报的中医药特色技术应当适应症明确;
(5)必须具有前期临床应用基础,能提供近3年至少50例临床应用情况的总结;
(6)特色技术的实施不涉及国家保护的动物药物、不包含可能具有危害性的放射性物质;所申报的特色技术研究工作尚未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中央财政资金资助,且尚未列入国家或地方医保目录。
(7)研究团队中有专业的、熟知中医药特色技术临床评价和传承推广工作的方法学专家。
(8)每家单位限报1项技术,多报将导致其单位失去申报资格
二、组织安排
1.请各部门于11月27号12点前,将拟申报的病种、古籍及项目组成员名单发至邮箱441850457@qq.com(附件2-3)。
2.科技处聘请专家择优遴选后,通知投标人团队参加答疑会:2020年11月30(周一)14:00-15:30,暂定一办二楼视频会议室。
3.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请各投标人将投标文件(正本1份、副本6份、电子文档、1份使用光盘或U盘存储)于2020年12月04日12:00前交至科技处407办公室。
4.开标时间
本项目开标会将采用“腾讯会议”进行开标会议直播。会议于2020年12月09日09:30(北京时间)准时开始。
三、联系方式
1.科技处:王雅静 88458072 441850457@qq.com
2.采购人信息
名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联系方式:010-59957704、010-59957810
3.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称:北京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甲3号
联系方式:黄琳,010-65005503转8010
附件:
附件1、2020年国中局中医药古籍专项招标文件
附件2、拟申报病种清单(最多5个,请从目录中选择)及项目组成员名单
申报病种
|
病种目录(共25个)
|
病种1
|
|
感冒、咳嗽、心悸、胸痹、不寐、头痛、眩晕、胃痛、泄泻、便秘、消渴、水肿、淋证、哮喘、中风、腹痛、黄疸、痹症、郁证、虚劳、痿证、痫证、癫狂、血证、痰饮
|
病种2
|
|
病种3
|
|
病种4
|
|
病种5
|
|
项目组成员名单(含申请人和参与人)
序号
|
姓名
|
身份证号码
|
学位
|
职称
|
所在单位
|
专业背景
|
任务分工
|
签名
|
1
|
|
|
|
|
|
|
|
|
2
|
|
|
|
|
|
|
|
|
3
|
|
|
|
|
|
|
|
|
4
|
|
|
|
|
|
|
|
|
5
|
|
|
|
|
|
|
|
|
附件3、拟申报古籍清单(最多5种,请从目录中选择)及项目组成员名单
项目组成员名单(含申请人和参与人)
序号
|
姓名
|
身份证号码
|
学位
|
职称
|
所在单位
|
专业背景
|
任务分工
|
签名
|
1
|
|
|
|
|
|
|
|
|
2
|
|
|
|
|
|
|
|
|
3
|
|
|
|
|
|
|
|
|
4
|
|
|
|
|
|
|
|
|
5
|
|
|
|
|
|
|
|
|
湖南中医药大学科技处
2020年11月25日